【环球新要闻】“一等”背后 是这样的潍坊
海报新闻记者 孙永莲 潍坊报道
倔强的潍坊,最近又火了。
4月27日晚,潍坊文旅局局长奔赴淄博烧烤摊发放特产、向全国各地游客推介潍坊,其中,“大众网潍坊”发布的一条视频爆火,不到24小时浏览量突破3500万,点赞量96万+,留言17万+,大批网友涌进评论区,点赞潍坊动作迅速、局长亲切接地气,相关话题迅速登上微博、抖音同城热搜,稳居榜首,全网传播量破亿,热度居高不下。
(相关资料图)
继风筝会期间的“万物都能飞上天”之后,潍坊又凭借“文旅局长热情揽客”圈了一波粉。
潍坊的火不是偶然,而是厚积薄发之后,凭实力“折腾”出圈的必然。
再获“一等”等次
4月13日,山东省委、省政府刚刚公布了2022年度16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结果,潍坊以总分1174.29的成绩再获“一等”等次。
这项考核一年一次,是省委、省政府对16市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的综合量化评价,综合考评经济指标和民生福祉,涉及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的17项一级指标、76项二级指标,“含金量”十足。
成绩是干出来的,不是排出来的。在2022年疫情反复多发的形势下,潍坊稳住大局,通过近百项指标的层层考核,位列“一等”等次,不管政治经济,还是民生保障,都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,靠的是硬实力。
经济指标稳中提升
城市综合考评,经济占比是重头。
三年疫情,经济社会发展遭受严重考验。尤其是2022年,全国疫情多点频发,潍坊也经历了数次“突袭”,再加上国际市场环境错综复杂。面对多重困难和风险压力,潍坊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306.5亿元,增速3.7%,超过全国平均水平。
一揽子政策措施稳经济。2022年,潍坊实施“工业稳增长20条”“服务业恢复发展38条”,深入推进“七网”建设行动,开辟《政策访谈》、《金融潍坊》高端访谈等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阵地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双双突破万亿,成为全省第三个存贷款“双万亿”城市。
这一年,潍坊实现了新旧动能转换“五年取得突破”,动力装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,全面启动元宇宙技术创新与产业之都建设。新增省级以上“专精特新”等五类优质企业249家。潍柴大功率高速机、弘润中间体原料等360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。
这一年,潍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36.8亿元,粮食播种面积、总产、单产实现“三连长”,预制菜产业名城建设全面起势,正大36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项目全面投产。新改建“四好农村路”706公里,完成492个自然村电网改造。
这一年,潍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0家左右,“四新”经济增加值增长10%左右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.4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.7%,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30.6%,各项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,空气、水、土壤等环境质量全面改善,经济指标均居全省前列。
这一年,潍坊全力稳住投资,持续扩大消费,目标明确,措施坚定,在空前考验中交出了“高分答卷”。
民生保障全面提质
高质量发展的“红利”,最终要释放在美好生活的保障上。
潍坊市委书记刘运曾在今年开春举行的全市工作动员大会上强调:拼经济最终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,要坚持民生优先不动摇,切实办好民生实事。
过去的一年,潍坊的就业、医疗、养老、住房等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民生事业全面进步,民生品质持续提升,更多发展成果源源不断惠及全体人民。
惠民生,居民生活水平最有说服力。有工作、有存款,生活才更有盼头。2022年潍坊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65元,同比增长6.1%。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.04万人、失业人员再就业4.7万人。
一个城市给人的归属感,还来源于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的保障体系,比如社保、医疗、教育。去年潍坊全市养老保险、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31.05万、127.86万和201.01万人;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98.35万人,参保覆盖率达到96%;全市城区新建成幼儿园192所、中小学43所,乡村完成提升幼儿园292所、中小学140所。
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质能给人们带来更好的体验感。2022年,潍坊城市更新、海绵城市、清洁取暖三大国家级试点全面推进,70个城市更新项目陆续展开,中心城区新增海绵城市30平方公里,155万平方米城市建筑和10.1万户农村家庭实现清洁取暖。
安全生产是不可触碰的牢固底线。过去一年,潍坊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3.8%、25.0%,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。
凝心聚力谋发展,千方百计惠民生,潍坊的重心从未偏离。
今年的政府工作中明确表示:“2023年,潍坊将创新实施更多惠民生、暖民心举措,强化基本公共服务,兜牢基本民生底线,着力办好30件重点民生实事,持续增进民生福祉。”
“七个加力突破”拼经济
进入2023年,疫情影响逐渐消退,经济活力稳步恢复。潍坊将如何再次扛起经济大旗,继续在“一等”的行列中行稳致远,秘诀就在——“咬定青山不放松,心无旁骛抓发展”,方法就是“七个加力突破”。
今年初,刘运在全市动员大会上激情澎湃地提出:拼经济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,要坚持稳中求进、扬长补短、重点突破、统筹兼顾的原则,重点抓好“七个突破”:
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、新兴产业培育壮大、产业集聚链式发展。做强现代农业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。
项目建设。支持现有企业增资扩产,让大项目顶天立地、小项目铺天盖地。落实“要素跟着项目走”机制,推动项目快开工、快建设、快投产、快达效。
“双招双引”。一体推进企业招商、园区招商、基金招商,加快引进一批高质量、标志性项目,针对性引进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。
恢复和扩大消费。举办消费提振活动,推动文旅消费升级;稳住大宗消费,着力激活房地产消费,积极扩大汽车消费。激活农村消费。
扩大对外开放。实施“千企百展”境外市场开拓行动。发挥好综合保税区、国家农综区等开放平台作用,加快建设滨海、高密、诸城三个临港经济区。
发展数字经济。大力发展智能制造,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、服务业深度融合。加强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加快构建数字产品完整产业链。
优化营商环境。实施“一号改革工程”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,深入推进全域“无证明城市”建设。深化服务企业专员制度,搭建完善惠企平台。
“七个加力突破”思路清晰、指向明确,给潍坊人注入了一剂“强心剂”,明确了奋斗方向。今年一季度,各级促消费政策活动“遍地开花”,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1.4亿元,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实现了86.5%的大幅增长,为全市拼经济开了个好头,也夯实了发展底气。
我们有信心,保持住这个节奏,潍坊必定能在“一等”行列中继续攀升。
成绩见证努力,也同样激励未来。2023年潍坊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增长5.5%左右,经济运行稳进提质,持续释放产业潜力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度、满意度,既需要宏观层面的指引,更需要每一个潍坊人的拼搏努力!
当前的潍坊,人心齐、干劲足,活力满满、激情四射,正在举全市之力聚焦“七个加力突破”,加快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潍坊篇章。
期待,更好的潍坊!
感谢,每一个为潍坊拼搏的你!
关键词:
责任编辑:宋璟
-
【环球新要闻】“一等”背后 是这样的潍坊
-
江永县实验小学开展防溺水救助演练和防中暑安全知识讲座
-
“车坛奥斯卡”2023上海车展大奖17项大奖重磅揭晓
-
美股航空公司股大涨 西空航空涨21%领涨
-
潍柴动力:一季度净利18.56亿元 同比增68.29%
-
具体在什么情况下法院会判决离婚的
-
天天观焦点:心电监护电极片位置在哪_心电监护电极片位置
-
“五一”假期航空出行热 上海机场迎来出行高峰_环球快播报
-
世界最新:江西“豫章书院案”宣判 5名被告均服判不上诉
-
俄媒:武契奇誓言,“只要我还是总统,塞尔维亚就不会加入北约” 当前简讯
-
张爱明:知行 美好未来-环球焦点
-
出校园进牛圈 内蒙古“95后”女大学生返乡当“牛倌儿”-天天热门
-
资讯推荐: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发行2023天津首届城市定向赛纪念票卡
-
【天天播资讯】王蕾蕾个人资料简介_王蕾蕾资料是什么
-
重庆两江新区上演知识产权日主题灯光秀-环球百事通
-
天天信息:浙江黎明股东户数增加13.04%,户均持股4.07万元
-
热门:“五一”假期去哪玩、怎么玩、哪里人最多?大数据告诉你
-
天天热头条丨奥康国际:23年一季度业绩恢复良好 发展劲头值得期待
-
网商银行发布2022年年报:连续5年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世界简讯
-
民生银行济南建设路支行开展存款保险宣传活动
-
沈腾被曝病情恶化,在日本买药,吃小餐馆无人理,婚姻也岌岌可危
-
亚钾国际(000893.SZ):第四、五个百万吨项目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启动建设,力争在2025年实现500万吨的产能规模
-
孙家沟镇
-
世界今头条!东亚前海证券:给予涪陵榨菜增持评级
-
数字中国建设多项数据亮眼 数字经济规模达50.2万亿元
-
当前速看:乘着高铁去淄博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点赞中国速度
-
浙能电力: 浙能电力披露了一季度报告,净利润同比增长61%,主要就是因为煤价下降的原因
-
股票解套时间多久 分析如下-每日时讯
-
《帕夏时代》燧石在哪获得? 燧石获得方法
-
提前还清房贷后还需办理什么手续?划算吗?
-
每日热点: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标本兼治
-
在苏丹的南通人亲历“中国式撤侨” 每日头条
-
今日看点:江苏金租(600901):盈利能力提升,资产质量稳定-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报告
-
焦点热议:广东2023二级建造师考试时间:6月3、4日
-
美国大选何以成为“黑暗对决”_今日聚焦